近期,歐盟提交G/TBT/N/EU/1084號通報,計劃修訂法規條例(EU)2022/1107,即16種高風險(Class D類)體外診斷醫療器械通用規范。該規范包含了一般安全和性能要求、性能評估、上市后性能跟蹤和性能研究。
原文鏈接:
https://export.fda.moph.go.th/media.php?id=674864419129401344&name=EU1084.pdf
https://members.wto.org/crnattachments/2024/TBT/EEC/24_05775_00_e.pdf
l 本次修訂主要內容
? 對于Class D類,用于檢測戊型肝炎病毒、弓形蟲、瘧原蟲(瘧疾)以及四種蟲媒病毒(登革熱病毒、奇昆古尼亞、西尼羅河病毒和寨卡病毒),對于法規(EU) 2017/746附件I的某些要求,并無協調標準,考慮到使用這些設備相關的風險對公共衛生和患者安全至關重要。因此,為這些設備添加通用規格是適當的。
? 本修訂方案擬批準時間為2024年第4季度。
? 新通用規范草案生效后有2年過渡期,過渡期內適用Decision 2002/364/EC(簡稱:舊通用規范法規),同時出于公眾安全考慮,規定過渡期內制造商可自愿符合通用規范法規的要求,過渡期結束后則將全面實施。
l 新通用規范對制造商提出更為嚴格的監管要求
? 性能特征確定時要求采用歐洲等效人群,且需采用市場上已持有CE證書的、反映最高水平SOTA的器械開展對比測試;
? 對Anti-HIV 1/2試劑診斷專一性的樣本要求中的血清轉換盤,由原來僅要求至少15個血清轉換盤/低滴度盤,新增要求測試至少40個早期血清轉換HIV樣本;
? 對檢測抗原和抗體的器械,制造商批測試標準中確保每批一致性的要求中,新增適用所有聲明的樣本類型等要求。
l 相關背景資料
早在2022年2月11日,歐盟發布《根據歐洲議會和理事會法規(EU)2017/746,制定某些D類體外診斷器械通用規范的委員會實施法規草案》,即(EU)2022/1107(簡稱:新通用規范草案)。規定涉及12大類高風險體外診斷器械的通用規范(CS),聚焦產品性能評估具體指標的可接受準則、樣本數量及特征、產品放行等要求,例如:分析靈敏度、分析(或診斷)特異性、不同批次一致性、系統故障率、交叉反應等。